“三分饑和寒”,是養出不生病寶寶的法門。不吃過飽,可以讓寶寶的脾胃有動力消化。不穿過暖,身體不至于過熱出汗,才能防止見風受涼引起張開的毛孔收縮,導致風邪入內而感冒。
平時喂養寶寶時,多參照寶寶當前的運動量和精神狀態。晚飯時給寶寶吃得素一些、清淡好消化一些,這樣寶寶晚上入睡時狀態才好,不至于滿腹食物翻來覆去睡不好。如果寶寶吃了大魚大肉,一定要保證寶寶有消化活動的時間,吃完就只坐著玩或躺下睡覺,很容易導致消化不良。

精神上,這樣養育能更好地走進寶寶心里
家長覺得寶寶難帶的地方,除了生病還有寶寶在心理上的“執拗”。怎么說都不聽,不好好吃飯、不好好睡覺、不好好聽家長講道理。其實,這些全部源自于親子溝通出現了問題。
寶寶一歲半前,無條件地回應寶寶需求很重要,是家長跟寶寶建立情感鏈接的重要途徑
很多老人會說,孩子哭不要慣,會把他慣壞。其實這不適用于一歲半以前的寶寶。這時候的寶寶還不懂用哭聲“要挾”父母,他們哭一定是有原因的。家長需要做的就是及時回應他們,及時解除讓他們哭泣的情況,不管是餓了尿了還是單純地無聊了。

得到及時回應的寶寶,內心安全感建立后,以后會表現得很獨立。相反是那些家長總是苛求讓孩子自己獨立的寶寶,反而會常常因為安全感不足而黏著父母,同時也不積極探索,反而很難帶。
寶寶兩歲時,開始樹立規則意識
有規則意識的寶寶以后會更好帶。而規則意識要在寶寶兩歲時就建立,這個時期寶寶自我意識剛剛萌芽,家長的話他還聽得進去,什么規則都更好樹立。家長在制定規則時注意態度要“溫和而堅定”。一旦制定好規則就要堅決執行,不要因為寶寶哭鬧而妥協,同時也不要在情緒上“咬牙切齒”地強迫寶寶執行,以免傷害寶寶心理。
本文標題:這樣養育寶寶少生病
地址:http://www.cqmaidi.cn/yinger/yingyang/101838.html